郑燮(1693—1765),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是“扬州八怪”中为人称道的画家。
郑燮(1693—1765),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是“扬州八怪”中为人称道的画家。其善画兰、竹、石,尤精墨竹,擅长水墨写意。而他的书法和绘画一样,亦是“狂怪”意趣,初学黄庭坚,后攻《瘗鹤铭》,又融入兰竹笔意,遂自创一体“六分半书”。
这幅郑板桥行书牡丹诗轴(见图),纸本,纵84厘米,横26.5厘米,原题于复堂老人所绘牡丹,后分割流传。诗文:“十分颜色十分红,顷刻名花在眼中,富贵若凭吾笔底,不愁天起落花风。”表现出作者对穷苦百姓的同情。诗后自题:“复堂老人画于南城浮沤馆,嘱板桥郑燮题以补之”。其下朱文图章:“丙辰进士”,白文图章:“郑燮印”。
郑板桥将篆、隶、楷、草四体揉和在一起,自称“六分半书”,后人称“板桥体”,长撇大捺,纵横捭阖及攲侧的体势由黄山谷脱出。横、捺画末端明显的波磔使字态翩翩自得,这是用八分书的笔意,点画时而庄重沉缓,徐行作楷书,时而勾连婉转飘逸为草书,长横、长竖颤笔挺健如竹之劲节,得“横鳞竖勒”之妙,撇捺画如兰叶,葳蕤秀拔飘舞,点如石上点苔,圆浑厚重,其结体突破常规,作夸张变形的处理,或长而窄,或短而宽,疏、密、敛、放,自由活泼。其章法更是欹正相生,大小相杂,宽窄不拘,疏密穿插,节奏鲜明。而且施以浓淡相宜的墨色变化,或古拙,或妖媚,或秀逸,千姿百态,如秋花倚石,野鹤戛烟,自然成趣,全篇看来,如:“乱石铺街”,浑然一体。
该作品现被郓城县文物管理所收藏,为夏溥斋于上世纪60年代捐赠。夏溥斋(1883—1966),名继泉,字溥斋,号莲居,郓城县人,收藏家、鉴赏家。1963年,他将收藏的珍贵文物、字画分别捐献给中国历史博物馆(现为中国国家博物馆)9件、山东省博物馆60件、 郓城县文化馆300件。
温馨提示:收藏最新动态随时看,请关注。
<上一篇 明崇祯青花人物粥罐鉴赏
下一篇>已是最后一篇
热评话题
相关推荐
- 故宫博物院的大门再次对游客“敞开”
- 因为新冠肺炎疫情闭馆70多天之后,故宫博物院的大门再次对游客“敞开”了,只是隔着屏幕。
- 收藏资讯 展览 收藏 文物 0
- 美国艺术家布鲁斯·瑙曼将月6月份在上海举行首次个展“影像实验”
- 2020年6月13日-7月18日,EdwardRessle上海新空间首展将举办美国艺术家布鲁斯·瑙曼(BruceNauman)的中国大陆首次个展“影像实验”。
- 展览信息 拍卖行 展览 收藏 0
- 新代理艺术家林定义首个展“如捕风 Wind Catcher”在台北开幕
- BlueriderART延续推出一系列当代雕塑家,包括斯洛伐克StefanPapco、德国WilliSiber、荷兰ReinoudOudshoorn、德国AngelaGlacjar,各自以金属、土、木、钢、铁、纸等多样媒材,表达其独特社会学、空间环境,以至形而上精神等创作理念。
- 展览信息 不锈钢雕塑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