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镜里千秋——中国古代铜镜文化”展览在中国国家博物馆拉开序幕,260余件(套)展品精选馆藏铜镜及相关文物在此悉数展出
日前,“镜里千秋——中国古代铜镜文化”展览在中国国家博物馆拉开序幕,260余件(套)展品精选馆藏铜镜及相关文物在此悉数展出,完整串联起中国古代铜镜的发展脉络,系统呈现铜镜的历史价值、审美价值、科技价值和文化价值。
铜镜是中国古代常见的日用器具,传世和出土数量极多,组成了一个规模庞大、分布广泛的收藏门类。现阶段考古发现中国古代最早的铜镜出现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齐家文化,延续使用至明清时期,几乎贯穿整个中国古代历史。铜镜不但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并且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直观展现了所处时代的铜铸造工艺、审美意趣、民俗信仰和中外文化交流互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
此次展览分为“鉴于止水”“清质昭明”“湅治铜华”“清光宜远”“玉台影见”“刻镂文章”“莹质良工”7个单元,通过历史脉络和专题呈现结合的形式,综合应用动画、多媒体互动等新科技手段,系统呈现铜镜在古代中国的发展历史、制作工艺、贸易流通和铭文装饰,充分呈现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意识、价值取向和中国人民从古至今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深刻揭示了中华文明的广泛影响力。
温馨提示:收藏最新动态随时看,请关注。